2024-11-30 17:01 | 来源:医药魔方Invest
似乎越来越多的Biotech公司扛过了这一轮“寒冬”。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今年已有18家国外Biotech公司宣布倒闭。显然,相比去年的27家,有明显的减少。这或许说明很多Biotech公司已经学会了在“寒冬”下生存,也或许说明行业有所“回暖”。
虽然看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但已经“死亡”的公司透露出的信息更需要关注:相比去年导致Biotech公司倒闭的原因多种多样,今年倒闭的公司大多数有着相同的原因——临床试验失败。
临床试验失败让已投入的资金“打水飘”,也让公司失去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紧接着就是公司资金运转困难,最后走向裁员、退市、破产、解散。这是大多数倒闭公司所走过的“最后一公里”。
在今年已经倒闭的公司中,CGT(细胞与疗法)领域公司占比尤为明显,而治疗癌症与免疫疾病的公司依旧是数量最多的。
不同于往年国外公司的命运较为独立,今年倒闭的国外药企中有不少与国内药企有所合作。
临床失败始终难以跨越
今年夏天,Tracon Pharmaceuticals(以下简称“Tracon”)决定逐步停止运营,因为其负责开发的PD-L1抗体Envafolimab(恩沃利单抗注射液)针对软组织肉瘤的关键临床试验失败。
7月初,Tracon宣布在PD-L1抗体Envafolimab联合Ipilimumab治疗既往化疗进展的晚期或转移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或粘液纤维肉瘤患者的关键性试验ENVASARC中,82名可评估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低于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所需的11%,最终决定终止对恩沃利单抗的进一步开发。
Tracon的股价也随之大跌。最初,Tracon首席执行官Charles Theuer表示,正在采取行动“立即减少现金消耗”,同时寻求战略替代方案。不过,到了7月底,Tracon的董事会决定解雇其员工并逐步结束。
作为一家拥有FIC药物的创新公司,Effector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Effector”)也未逃过从辉煌走向关闭的命运。
今年4月,Effector发布公告指出,核心管线EFT508在一项针对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Ib期试验中未能改善无进展生存期。经过分析,该公司表示,该药物治疗一线NSCLC的前景并不明显。
来自资金的“警钟”被敲响,这家公司也在裁员、股价跌至谷底中走向终局。
由于临床试验失败导致的倒闭并不止Tracon和Effector,还包括炎症疾病新疗法开发商Ampio Pharmaceuticals、专注女性健康药物公司Aslan Pharmaceuticals,以及罕见病药物研发公司Eiger Biopharmaceuticals等。
CGT领域“严寒”尤甚
在倒闭的15家公司中,除了以小分子作为药物开发主要形式的公司外,CGT(基因与细胞疗法)领域的公司最多,占到25%左右。更为艰难的是,在已经破产,但还未宣布关闭的公司中,CGT领域的公司占到40%。
这或许与前几年CGT领域过于火热有关。作为一项已经完成一轮从兴起、火热、产品上市到商业化竞争“周期”的前沿技术,CGT领域的发展路径为其他前沿技术提供了参考样本。
在走向结束前,细胞治疗公司SQZ Biotechnologies(以下简称“SQZ”)经历了许久的“挣扎”。这家曾与罗氏合作开发肿瘤治疗药物的公司,在罗氏终止合作后陷入了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的困局中。
经历了裁员、退市清算后,SQZ以1180万美元的价格被出售给了合作伙伴Stemcell Technologies。
另一家细胞疗法公司Walking Fish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WFT”)的结局或许比SQZ更为直接。
5月7日,据外媒报道,工程化B细胞疗法初创公司WFT已经关闭。这家即将进入临床阶段的公司在募集B轮融资时受挫,未能完成资金的接续,就这样走向了结束。
而另一家CAR-NK细胞疗法公司Catamaran Bio也在今年宣布停止日常运营,并为其CAR-NK细胞治疗候选物和技术寻找战略合作伙伴。
“消失”的海外合作伙伴
今年倒闭的国外公司中,开始显现出一个新趋势:与国内药企的合作越来越多。这也是近年来国内药企BD较多的一种展现。
上述药企中Tracon因为恩沃利单抗针对软组织肉瘤的关键临床试验失败而选择关闭公司。
恩沃利单抗来自国内创新药企康宁杰瑞自主研发,2016年起与思路迪医药共同开发。2019年底,康宁杰瑞、思路迪和Tracon三方达成合作,由Tracon自费负责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开发恩沃利单抗并将其商业化。
虽然Tracon未能将恩沃利单抗带到更远的地方,不过康宁杰瑞和思路迪仍在坚持寻找更9多的海外合作伙伴。
今年7月31日,腾盛博药发布了一则公告:合作伙伴疫苗公司VBI Vaccines Inc.(以下简称“VBI”)已根据经修订的《公司债权人安排法》启动重组程序;预计VBI的破产对腾盛博药运营及财务状况影响甚微。
2023年7月,腾盛博药与VBI Vaccines达成协议,引进其疫苗产品PreHevbrio在大中华区及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韩国、泰国和越南等亚太国家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2024年11月,VBI 宣布公司破产后终止运营,并在全国范围内自愿召回所有剩余的乙型肝炎疫苗PreHevbri。
或许如腾盛博药所说,VBI的关闭对其运营及财务状况影响甚微。
海外合作公司倒闭情况会随着中国药企出海及合作开展越来越多而增加,对于国内药企而言,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十分重要;可能倒闭的海外药企中,或许藏着新的并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