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 16:55 | 来源:Biospace
Intra-Cellular Therapies公司(Intra-Cellular)于2024年12月3日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了Caplyta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MDD)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作为辅助疗法。这一举动可能为该公司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增量,并有望显著提升其公司估值。
Caplyta已于2019年12月获批治疗精神分裂症,两年后又获批用于治疗双相障碍。目前,Caplyta在已获批适应症上的表现强劲,第三季度销售额达到1.7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超出市场预期。Intra-Cellular公司也因此将2024年全年销售额预期上调至6.65亿美元至6.85亿美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Caplyta的处方量在第四季度创下历史新高,预计第四季度销售额至少能达到1.93亿美元。
市场分析机构Jefferies预测Caplyta获得MDD适应症批准的概率高达90%-95%。若Caplyta成功获得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和MDD这三个适应症的批准,Intra-Cellular的估值预计将飙升至90亿至120亿美元,甚至可能更高(若Caplyta峰值销售额达到高管预测的50亿美元)。 目前Intra-Cellular的市值约为91.2亿美元,而其最早可能在2025年实现盈利。
此次sNDA申请基于两项III期临床试验数据,结果表明Caplyta与抗抑郁药联合使用,相较于安慰剂,能显著改善MDD患者的症状。Intra-Cellular首席医学官Suresh Durgam博士表示,Caplyta有潜力成为MDD一线辅助疗法,因为超过一半的MDD患者单用抗抑郁药疗效不佳。
FDA在审批过程中,可能会将Caplyta与其他已上市的MDD辅助治疗药物(如大冢制药和Lundbeck公司的Rexulti、艾伯维公司的Vraylar以及强生的Spravato)进行比较。 Jefferies分析师指出,这些药物在MDD治疗领域的数据存在差异和不一致性。
Intra-Cellular首席执行官Sharon Mates强调了Caplyta良好的耐受性,这使其在情绪障碍药物市场中脱颖而出。许多患者因体重增加、代谢紊乱和运动不良事件等副作用而无法坚持使用其他疗法,而Caplyta每日一次,可随餐或不随餐服用,无需滴定,大大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 Mates也表示,百时美施贵宝近期推出的Cobenfy(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不会对Caplyta在双相障碍或MDD市场造成重大影响,因为市场一直存在患者因现有药物疗效不佳而转用新药的现象。
除了Caplyta,Intra-Cellular还在积极推进其他药物的研发,包括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ITI-214和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ITI-333,预计将于2025年和2026年公布关键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以及Caplyta的氘代形式ITI-1284(口服崩解片),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躁动和精神病;以及针对儿童自闭症患者易怒症的Caplyta研究(预计2027年3月完成),潜在市场规模达5亿至10亿美元。
总结: Intra-Cellular Therapies公司Caplyta在MDD领域的进展显著提升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竞争力,并有望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 良好的药物耐受性和丰富的研发管线,也为Intra-Cellular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