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16:22 | 来源:细胞基因治疗前沿
近日,强生公布其眼病基因疗法bota-vec在3期临床试验未达主要终点。
该实验针对罕见眼疾 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XLRP),是一种罕见的 X 连锁隐性遗传疾病,主要患者为男性,通常由 RPGR 基因突变引起,患者视网膜感光细胞退化,最终在 40 岁左右完全失明。
而bota-vec是一种基因疗法,利用一种腺相关病毒载体,将视网膜色素变性 GTP 酶调节因子 (RPGR) 基因的功能性拷贝输送到视网膜。强生在2023年以65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从MeiraGTx公司手中收购了bota-vec,并曾与该公司签署协议获取包括bota-vec在内的三种眼病基因疗法的授权。
此次III期试验共招募了 95 名患者,其中58 名患者接受了单次低剂量或高剂量的 bota-vec 治疗。试验的主要终点设定为患者通过虚拟迷宫进行视觉导航的能力的改善。
虽然在对所有接受 bota-vec 治疗的患者中,试验未能达到改善视觉导航能力的主要终点,但在试验的几个次要终点上显示出改善。
安全性方面,所有入组患者均至少出现一次治疗中的不良事件,其中 86% 的事件严重程度为中度或重度,53% 的患者至少经历一次与 bota-vec 相关的不良事件。
其实在X 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疗法失败的案例不止强生一例,还有渤健。
渤健(Biogen)代号为 XIRIUS 的治疗 X - 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的 II/III 期临床试验未能改善患者视力。该基因疗法使用 AAV8 作为递送载体,通过视网膜下注射,将正确版本的 RPGR 基因递送至视网膜,希望替换突变基因,表达 RPGR 蛋白,从而减缓或阻止患者视力的进一步丧失。然而,在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接受基因疗法 12 个月后的患者的视力并没有明显改善。
除此之外,X 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疗法目前有多种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例如Beacon Therapeutics 公司的基因疗法 AGTC - 501的2 期临床试验 DAWN 的 3 个月中期安全性和疗效数据显示,其在所有参与者中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4D Molecular Therapeutics 公司的AAV基因疗法 4D - 125 通过精准靶向受影响的视网膜细胞,有望恢复患者视力,且采用微创给药方式,具有潜在的长期疗效。
虽然,X 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疗法有的失败了,但总体来说,其在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疗法显示出了改善患者视力的潜力,且安全性良好,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资料:https://endpts.com/jj-eye-disease-gene-therapy-bota-vec-fails-phas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