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眼科AAV管线III期失败

2025-05-07 16:10   |   来源:佰傲谷 BioValley

眼科AAV基因治疗,在前几年的创新药开发中属于一个大热门领域,吸引了制药巨头们的投资布局,各类眼科基因治疗的初创生物技术公司也如同雨后春笋先后成立。

可惜的是,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并未有更多产品获得监管批准,放眼全球还是唯有一款Luxturna,其它尽管有几款管线推进了3期,但更多的管线还是在失败和各种原因中消失。

而近期,强生也宣布其一款眼科AAV基因治疗在III期临床中未达主要终点。

4.15亿美元买来的

强生这款眼科基因治疗botaretigene sparoparvovec(bota-vec,AAV5-hRKp.RPGR),是源自强生旗下杨森与MeiraGTx于2019年达成的合作资产。

后因bota-vec在早期临床中显示出的潜力以及bota-vec的临床进度,强生于2013年12月以最高达4.15亿美元(1.3亿美元的预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bota-vec在美国和欧盟首次商业销售以及制造技术转让后高达2.85亿美元额外资金)的金额与MeiraGTx公司达成协议,获得了bota-vec的独家权益。

bota-vec是一款AAV基因治疗,其利用AAV5携带hRKp.RPGR,通过视网膜下注射递送至目标细胞,以治疗因RPGR基因突变导致的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XLRP)。值得注意的是,bota-vec在中国已经获得临床批件,并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bota-vec于2020年公布的I/II期试验的中期数据显示,低剂量和中剂量的bota-vec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患者视力有显著的改善。

bota-vec的III期研究Lumeos于2020年12月启动,于2023年完成患者招募。Lumeos共招募了95名患者,其中58名患者接受了单次低剂量或高剂量的bota-vec输注。

III期失败

而根据2025年5月2日公布的结果,Lumeos研究的主要终点未达到,未能改善XLRP患者的视觉导航能力。

但是Lumeos的几个次要终点显示出改善,包括患者报告的视力以及字母表视力测试得分。虽然这些结果的p值小于0.05,但强生并未将其宣传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数值仅用于描述目的。根据强生公布的数据,在55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22名在两个或更多终点上显示出改善,而在对照组中没有患者显示出改善。

安全性数据上,所有接受bota-vec的患者都至少经历了一次不良事件,其中86%的不良事件被认为是轻度或中度严重程度,53%的患者至少经历1例与bota-vec相关的不良事件。

目前,clinicaltrials.gov上显示该研究已经完成。截止4月25日,强生仍在对参与初始后期试验的患者进行III期后续研究。

强生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正在努力了解全部的数据,包括在大多数次要终点显示的临床相关性改善,因为强生正在评估bota-vec的战略选择和下一步。

小结

实际上,眼科AAV基因治疗的开发并不轻易。

此前,渤健购买Nightstar Therapeutics而获得的两款眼科AAV管线也先后折戟后期临床。

参考资料:

1.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jj-gene-therapy-fails-improve-visual-navigation-late-stage-rare-eye-disease-trial